查看原文
其他

【珍藏版】获嘉县各乡镇村庄地名趣谈(组图)

2017-08-10 新乡文史论坛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获嘉记忆


入佛门六根未净,在人间狼性不足。

                                 -------楚国农夫

愿做菩萨那朵莲,修炼心法永无杂念,花开花落在你身边,做前世今生的水莲


每日一歌:



《愿做菩萨那朵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42umbjdn&width=500&height=375&auto=0

缘起缘灭,太多从前遥远不可触摸。过去的,不要留恋。余下的,学会珍惜。生命本是这般起起落落。握不住的沙,就放手扬了它。你若看淡,心就舒畅;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地名传说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的存在,不单单是一种符号和指称,它还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是一个地区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

县的地名有的与社会经济有关,有的与历史和地理地貌有关,有的与神话传说有关,总之都沉淀着获嘉的历史文化,体现着获嘉的文化传承。记录这些地名的由来,不仅可以了解地域,更可以透过地名,知晓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获嘉县,夏商属冀州,称宁邑。西周建初,更“宁”为“修武”,境域属鄘,后属凡。东周春秋初,境域称宁邑,属卫国。


秦王废周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境域时称修武县,隶属于三川郡。西汉,隶属司隶部河内郡。


西汉武帝时,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杀西汉政府使者终军等。武帝派大兵讨伐,获吕嘉首级。当时武帝东巡至获嘉县境,遂以其地置县,赐名“获嘉”。


东汉,冯柱之子冯石继承其母获嘉长公主爵位,称获嘉侯,境内部分属获嘉侯国,部属修武县。三国黄初中期,河内郡析置朝歌郡,境域改属冀州朝郡。


两晋,复置汲郡;南北朝,境域属北朝时的魏国。

隋,域内废修武郡,获嘉县治所从共县城移到南修武城,此为获嘉县治理今地的开始。

以姓氏或姓氏结合村落方位、大小命名

 

这样的村最多,有67个。如樊庄、员庄、冯村、徐庄、马庄、史庄、阎庄、吴庄、邓庄、邵庄、葛庄、范庄、郭庄、张庄、冯庄、职庄、贺庄、李庄、王庄、北贺庄、东刘村、西刘村、大毛庄、小毛庄等。


以地貌或地貌结合姓氏、方位命名

 

这样的村有37个。如郭堤、张堤、梁堤、刘固堤、李道堤、铁官滩、坑东、孙岗、方台、马营桥、前寺、后寺、野场、太山庙、东碑、西碑、大林等。

 

以古代兵营或姓氏结合兵营命名

 

这样的村有48个,如东仓、西仓、彦当、徐营、江营、马营、高旗营、狮子营、罗旗营、韩小营、西寺营、王官营、陈孝营、陈固营、丁村营等。

东仓:据传,武王伐纣时此地曾扎“粮仓”,故名东大王仓营。清称东仓营。1949年后简为今名。


西仓:据传,武王伐纣时此地曾扎“草仓”,故名西大王仓营。清称西仓营。1948年后简为今名。

彦当:据传,武王伐纣时,五百谋士曾驻此,名“彦党营”。(《孔传》:“美士曰彦。”《周礼》郑玄注:“党为五百家。”)建村后即以“彦党”名村,后演变为彦当。


张卜:据传,武王伐纣时,负责占卜的曾驻此。


大清:明初为三个居民点,即永庆营、于营、六甲。明朝时多次从外地迁民到此,逐渐把三个居民点连成一片,统称太清营。到了清朝,官府又把太清营改为大清营,以顺大清统一天下之志,民国年间曾一度改为自兴镇。建国后改为大清村。  

以人名或姓名结合方位命名

 

这样的村有14个。

苏章营:相传,周武王伐纣时,大将苏章曾在此屯兵扎营,故名。

张巨:原名张耳营。楚汉相争时,大将张耳在此屯兵扎营,故名。后有张姓者迁此居住,改名张居村,后演变为张巨。


巨柏:据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隐居此地,屡以仁德布于村民,村人为表示对其敬仰,遂以其名命村,叫蘧伯玉村。蘧死后葬于村北。村人感其在世之德,不忍直呼其名,因其墓前长有两棵大柏树,遂更村名为巨柏村,后简称巨柏至今。

 南阳屯:春秋之时,晋地之南阳城,在今获嘉城西。时《左传》所言的解狐任南阳令。明洪武八年(1375),冯氏一世祖从朔塞率兵南下,居此屯田,始名南阳屯。

 亢村:亢村之称因石而名。明初,黄河倚现今亢村而过。时从山西迁来张、赵、王、周、刘、庞六户人家(村人称“老六户”),扎居垦田。因建房挖基,在黄河堤北掘出一石,名“陈亢碑”。陈亢,字子禽,比孔子小四十岁,陈国人,为孔子高徒之一。碑云,陈亢随孔子过卫适陈,至现今亢村时,风雨突起。陈亢本染病在身,又遭雨淋,病情加重。近处求医不得,一老妪以姜汤为其暖身,并熬粥供孔子及其弟子饱充饥腹。陈亢深为感动,求孔子说:“此地庶民通仁识礼。我死后,就在此地掩埋,无需车载它处。”说完就气绝身亡了。孔子使弟子们择一高地,埋了陈亢,立石以志。      

 商陵村:商陵村为获嘉旧时一村名,因与邓庄村接邻,后称为“邓商陵村”,亦称“邓双陵村”。此来历有二:一云子夏名商,墓在此,故得名“商陵”;一云除子夏墓之外,村境另有商王朝之陵园,故称“商陵”,亦称“双陵”。现归属邓庄村。旧名不存。

狐狸精妲己原来葬在宣阳驿村!!!

周文王冢位于获嘉县城东南三公里、同盟山武王庙西南四公里、太山乡大张朴村北一公里处。


该冢西北长100,米,东西宽72米,高5米,面积为7200平方米,为获嘉县众多冢中之最大者。

文物普查时,发现该冢上堆积很多陶片,其中有双耳罐、平底碗、小底盆、鬲、壶、澄滤器等;陶质有泥质灰陶和夹沙陶;纹饰有粗细绳纹、蓝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等,足证此冢建于商末。


该冢曾被盗过,碑存大张朴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获嘉县志》载:“世传武王伐纣旋师,葬文王木主于此。冢上旧有庙,久废。又有百子图石刻,高二尺余,不知系何代所镌,入民国为盗窃去。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长邹古愚立碑于冢下,题曰:‘周文王陵’。”

在县西南宣阳驿村有吕尚冢和妲己冢,两冢相隔数百米。相传,在同盟山祭奠文王时,妲己被武王砍头悬于小白旗,后移葬于此。

后为震慑妲己,便在妲己冢不远处建了吕尚冢,以吕尚之神威镇妲己之邪祟,从而佑护方圆村舍之安宁。

黄飞虎冢位于获嘉陈庄之南,旧时长70余米,宽47米,高8米,俗称“黄冢”。

据民间所传,黄飞虎助周武王灭了商纣,其后身染重病,百医无效。一日,使人车载沿古道漫游。当他来到获嘉的刺狐村(今后寺村)时,平民夹道礼拜,并有人作歌称颂他的功劳。

黄飞虎顿觉精神大振,对随从人员说:“活着能被此地人称颂,死后此地人也不会忘记我。此地一马平川,能在这里选择墓地,让我死后和此地人在一起,我也就安宁了。”他继续前行,只见眼前出现一片树林。林中白鸟鸣唱,繁花一片。中有一树花色金黄,有一樵夫正用大斧砍着树干。


黄飞虎问:“此树称什么名?”樵夫说:“人称黄树。”问:“因何砍伐它?”樵夫说:“树干已空,不伐亦死。”黄飞虎顿觉天旋地转,一头栽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按照他本人的嘱托,周武王用诸侯的葬礼,将他埋在了生长黄树的地方,这就是现在的“黄冢”。


陈庄村现有的黄氏族人,就是黄飞虎的后裔!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珍藏版】新乡县各乡镇村庄地名趣谈

河南大学生参军入伍有17项优待政策,亲,你还等什么

民间传说|每个屁屁上有青痕的宝宝都是有故事的

【组图】西游记原片头曲隐藏了多少秘密?

她被强*奸、殴打,极度痛哭中死去!(组图)

世界上有两个新乡市和重庆市,该国还有平原省与太原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